
姓 名:楊曉琛
出生年月:1989年3月
籍 貫:湖北十堰
學 位:博士
職 稱:講師
學科專業:植物學
研究方向:植物繁殖生态學、植物進化生物學
聯系方式:xcyang@jsu.edu.cn
個人簡介:
2015年6月碩士畢業于 雲南農業大學 特種經濟動物飼養專業(蜂學方向);
2019年6月博士畢業于 華中師範大學 植物學專業。
2020年入職77779193永利,現主要圍繞武陵山區重要植物類群從事傳粉生物學、植物進化生态學、動植物相互作用關系等方面的研究。2022年入選湖南普通高校青年骨幹教師培養對象,承擔本科生《植物學1》、《植物學1實驗》及研究生《植物繁殖生态學》課程的教學工作。
科研項目: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以風媒傳粉類群禾本科為例探究花粉粒大小的演化 2022.01-2024.12 主持;
(2)湖南省教育廳優秀青年項目:淫羊藿屬植物花部特征與傳粉者的關系研究 2021.1-2023.12 主持;
(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探究高山草甸群落中植物減免種間花粉幹擾的适應策略 2018.01-2022.12 參與;
(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騰沖紅花油茶有毒花蜜對傳粉者偏好的影響及其化學機制 2015.01-2018.12 參與。
指導學科競賽:
(1)2023年,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國家級三等獎;
(2)2022年,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湖南省三等獎;
(3)2022年,湖南省科學實驗展演彙演,優勝獎;
(4)2022年,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立項,國家級。
發表論文:
[1] Zeng L, Shu WJ, He H, Li T, Yang XC, Li L. 2023. Post-pollination barriers contribute to coexistence of partially pollinator-sharing Arisaema species (Araceae). Ecology and Evolution, 13: e10696.
[2] 易雪倩, 何花, 曾羅, 舒為傑, 楊曉琛. 2023. 基于同質園栽培的21種淫羊藿屬植物花部特征的分類學意義. 西北植物學報, 43: 1415–1426.
[3] Yang XC, Hu MH, Huang SQ. 2020. Airborne conifer pollen grains are rarely deposited on stigmas of co-flowering insect-pollinated angiosperms. 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58: 331–338.
[4] Dong K, Dong Y, Su R, Zhang JL, Qing Z, Yang XC, Ren XX, He, SY. 2016. Effect of nectar reabsorption on plant nectar investment in Cerasus cerasoides. Current Science, 110: 251–256.
[5] 楊曉琛, 闫華, 董坤, 和紹禹. 我國常見重要粉源植物及其在養蜂生産中的利用. 中國蜂業, 2014, 65: 6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