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4永利集团是在原77779193永利生物系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教學研究型學院,擁有近40年辦學曆史,2003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13年成為“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項目”博士點建設單位。
學院下設生物科學系、生物工程與技術系、環境科學與工程系,設有生物科學(師範)、生物科學、生物工程、環境工程4個全日制本科專業。其中生物科學專業是國家特色專業、國家一流本科專業;環境工程是湖南省一流本科專業。學院現有在籍全日制本科學生1060人,研究生132人。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專任教師53人,其中教授20人、博士35人,博士生導師5人,三分之一以上教師有國外留學經曆。教師隊伍中有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3人,湖南省 “百人計劃”專家1人、湖南省海外名師1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人選8人,湖南省優秀中青年專家3人,湖南省芙蓉學者青年計劃學者2人,湖南省青年骨幹教師10人。學院還從中國科學院、複旦大學、中山大學等院校聘請了15名專家擔任特聘教授。
學院學科建設特色鮮明。“生态學”為湖南省重點學科,“生态學”、“環境科學”為校級重點學科。擁有(武陵山區)植物資源保護與利用湖南省高校重點實驗室、錳鋅礦業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技術湖南省工程實驗室、生态旅遊湖南省重點實驗室為代表的一批國家與省級科研平台;通過和國内外高校與企業合作,建有中英全球可持續能源研究項目武陵山研究中心、武陵山區民族藥研究中心、77779193永利-湘西老爹生物有限公司生物産業科技開發研究院等聯合研究機構;建有以“天然藥物研究中心”、“武陵山區猕猴桃研究中心”、“環境毒理與環境恢複研究所”為代表的一批有影響的科研機構。學院是中國生态學會、動物學會理事單位,中國植物學會藥用植物與植物藥的常務理事單位,中國杜仲産業化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湖南省植物學會副理事長單位。
學院教學條件優越。擁有教學實驗室面積達2700餘平方米,儀器設備總值達3000多萬元,建有“基礎生物學”、“生物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等多個中央與地方共建高校實驗室,其中“基礎生物學實驗室”為湖南省基礎課示範實驗室。建有湖南省高校産學研示範基地2個,校企合作專業人才培養示範基地1個。擁有湘鄂渝黔四省(市)邊區面積最大、功能最齊全、藏品最豐富,集教學、科研、展覽為一體的77779193永利武陵山生物科學館,收藏各類植物标本5萬餘份、動物标本1萬餘件。
學院堅持科研與教學并重,成果豐碩。近年來,共承擔各級科研項目200餘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36項,科技部平台建設子項目多項;發表學術論文490餘篇(其中SCI收錄論文106篇);申請獲批國家專利39項;出版著作和教材12部;獲得湖南省科技獎勵二等獎2項、三等獎6項,其他獎勵及鑒定成果20多項。學院緊密圍繞武陵山區社會經濟發展,開展區域特色生态資源可持續利用研究,利用猕猴桃、杜仲等生态資源開發了富含亞麻酸植物油脂等系列産品,成果轉化帶動了320萬人脫貧緻富。其中“米良1号”被國務院扶貧辦列為扶貧開發項目,從猕猴桃中提取的“果王素”經國内專家鑒定“達到國内領先水平,填補國際空白”。
學院秉承“至誠緻用,創新創業”的院訓,全面提升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設立了博聞、成聰等獎學金支持學生成長成才,取得了豐碩的成績。曆年來,學院學子“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作品競賽、“互聯網+”創業大賽等比賽中獲佳績。學院畢業生就業率穩定在90%以上,考取研究生的比率連年位居全校前列。
學院成立近40年來,已經發展成為武陵山區生物科學、生物工程和環境科學領域人才培養的搖籃、科學研究的主要基地和區域發展的服務平台。未來,學院将繼續堅持以提高教學質量為中心,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全面實施産學研結合,立足大湘西,服務大武陵,為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第一章 就業基本情況
一、畢業生基本情況
(一)畢業生規模
我院2022屆本科畢業生177人。生物科學專業34人,生物科學(師範)專業54人、生物工程專業40人、環境工程專業49人。
(二)畢業生結構
1、性别構成
我院2022屆本科畢業生177人,其中男生69人,女生108人,男女比例為1:1.56。生物科學專業34人,其中男生16人,占47.06%,女生18人,占52.94%;生物科學(師範)專業54人,其中男生10人,占18.52%,女生44人,占81.48%;生物工程專業40人,其中男生17人,占42.5%,女生23人,占57.5%;環境工程專業49人,其中男生26人,占53.06%,女生23人,占46.94%。
2、城鄉生源分布
我院2022屆本科生畢業生中城鎮戶口畢業生49人(城鎮應屆45人,城鎮往屆4人),占27.68%;農村戶口128人(農村應屆114人,農村往屆14人),占72.32%。
3、生源地分布
我院2022屆本科畢業生中湖南省生源138人,占77.97%,非湖南省生源39人,占22.03%。外省生源有新疆、安徽、甘肅、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吉林、江西、遼甯、内蒙、甯夏、青海、山東、山西、陝西、四川、天津、雲南、西藏等21個省市。
4、畢業生就業困難類别
2022屆畢業生中,非困難生119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38人,家庭困難和殘疾學生1人,就業與家庭困難學生1人,建檔立卡戶學生15人,身體殘疾學生1人。
5、少數民族畢業生分布
我院2022屆本科畢業生中漢族學生141人,占79.66%,少數民族有36人,占20.34%,分屬于13個少數民族。詳見表1。
表1.2022屆少數民族畢業生分布情況
民族 |
學生人數(人) |
民族 |
學生人數(人) |
黎族 |
1 |
土家族 |
8 |
藏族 |
2 |
蒙古族 |
1 |
侗族 |
5 |
瑤族 |
1 |
漢族 |
141 |
彜族 |
2 |
滿族 |
3 |
苗族 |
8 |
畲族 |
1 |
土族 |
1 |
回族 |
2 |
|
|
二、畢業生非失業率和升學率
(一)畢業生的非失業率
1、畢業生的就業率
我院2022屆本科畢業生,截至2022年8月31日,就業人數為156人,待業人數為21人,初次就業率88.13%。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就業人數171人,就業率96.61%;待業人數6人(其中6人複習拟考研),占3.39%,詳情見表2。
表2. 2022屆本科畢業生就業情況統計
專業 |
人數 |
就業人數 |
就業率(%) |
生物科學 |
34 |
34 |
100 |
生物科學(師範) |
54 |
53 |
98.15 |
生物工程 |
40 |
39 |
97.5 |
環境工程 |
49 |
45 |
91.84 |
合計 |
202 |
193 |
96.61 |
2、畢業生各層次分戶口類别就業率
我院2022屆城鎮戶口畢業生49人,就業人數46人,就業率93.88%,農村戶口畢業生有128人,就業人數125人,就業率97.66%。詳見表3。
表3.資環學院2022屆畢業生各層次分戶口類别就業率
學曆層次 |
戶口類别 |
畢業生人數(人) |
已就業人數(人) |
就業率(%) |
本科畢業生 |
城鎮 |
49 |
46 |
96.49 |
農村 |
128 |
125 |
97.66 |
3、少數民族畢業生就業率
我院2022屆本科生中漢族畢業生141人,就業人數136人,就業率96.45%,少數民族畢業生36人,就業人數35人,就業率為97.22%。詳見表4。
表4.資環學院屆少數畢業生就業率
學曆層次 |
民族類别 |
畢業生人數(人) |
已就業人數(人) |
就業率(%) |
本科畢業生 |
漢族 |
141 |
136 |
96.45 |
少數民族 |
36 |
35 |
97.22 |
4、畢業生各層次分就業困難類别就業率
我院2022屆困難畢業生58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38人,家庭困難和殘疾學生1人,就業與家庭困難學生1人,建檔立卡戶學生15人,身體殘疾學生1人),占畢業生的32.77%。
(二)畢業生的升學率
我院2022屆畢業生中有83人考取研究生,升學率高達46.89%;其中51人分别被中國科學院、985高校、211高校錄取,占升學人數的61.45%。
三、就業流向
1、畢業生的就業類别
我院2022屆本科畢業生參加國家、地方基層項目8人,應征入伍2人,簽訂三方協議形式就業29人,簽訂勞動合同形式就業44人,繼續深造83人,待就業6人。
2、畢業生的工作職位
我院2022屆就業的94名(不包括繼續深造畢業生83人)本科生中,公務員4人、軍人2人、辦事人員22人,工程技術人員2人,教學人員16人,科學研究人員2人,其他專業技術人員46人,商業和服務業人員4人,其他人員7人。
3、畢業生的行業流向
我院2022屆就業的94名(不包括繼續深造畢業生83人)本科生中,建築業1人,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2人,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13人,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41人;教育16人;農、林、牧、漁業4人,軍隊1人,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4人,衛生和社會工作1人,文化、體育和娛樂業2人,租賃和商務服務業3人。
4、畢業生就業單位性質分布
我院2022屆就業的94名(不包括繼續深造畢業生83人)本科生中,畢業生就業單位性質分布中,最多的是企業單位61人;然後依次是其他教學單位12人,國家地方基層項目8人,機關3人,其他事業單位2人,部隊1人和科研設計單位1人等。
5、畢業生地域流向
我院2022屆本科畢業生地域流向最多的是湖南省57人,其次是廣東5人,新疆4人,西藏3人,湖北2人,四川2人,吉林2人,其他省份1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