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4永利集团創辦于1983年,2003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13年成為“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項目”博士點建設單位。目前擁有生物學和生态學2個一級學科學術型碩士授權點和資源與環境、生物與醫藥(生物技術與工程)和教育碩士[學科教學(生物)]3個專業型碩士授權點。
學院科研實力雄厚,擁有“杜仲綜合利用技術國家與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武陵山區)植物資源保護與利用湖南省高校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級省級科研平台和武陵山區最大的生物标本館,建有省級以上科研平台和人才培養基地20餘個。近5年主持國家級和省級科研項目60餘項,發表高水平論文200餘篇,獲省級自然科學獎7項。同時,學院研究生獎助體系健全,已形成國家獎助學金、學業獎學金、專項獎助學金、三助"(助研、助教、助管)和困難補助等多維度資助體系,100%覆蓋全日制非定向研究生,激勵和保障研究生順利完成學業。近5年,學院碩士研究生就業率100%;近20%的畢業生升學攻讀博士學位,其餘畢業生去向包括政府部門、醫院、高校、中學、企業等。
一、2025年招生專業計劃
2025年學院研究生招生專業包括:(1)生物學、(2)生态學、(3)資源與環境、(4)生物技術與工程和(5)學科教學(生物)。
資環學院2025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
注:★為專業學位,以上拟招生數據來自77779193永利2025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具體招生人數以77779193永利研究生院發布的最終招生計劃為準。
二、研究生招生要求
77779193永利碩士研究生招生執行B類地區複試分數基本線。學校招收享受“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考生和享受少數民族照顧政策考生,符合條件的考生按照國家政策降低初試成績單科和總分要求。學院重視一志願考生,近五年,一志願報考我院碩士研究生,且達到B類地區複試分數線的考生全部被錄取。學院各專業可以招收享受少數民族照顧政策考生,但具體招生情況要根據當年的學校規定、滿足B類地區複試分數考生數量等情況綜合決定。
同時需要指出,本院碩士研究生培養要求比較紮實的生物學、生态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生物技術與工程等相關專業知識,跨專業報考的考生應首先夯實專業知識,在培養過程中也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具體招生信息可查看77779193永利研究生院官網公布的招生簡章和自命題考試大綱:
77779193永利2025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https://yjsc.jsu.edu.cn/info/1167/6843.htm)
77779193永利2025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自命題考試大綱(https://yjsc.jsu.edu.cn/info/1167/6844.htm)
3044永利集团研究生招生咨詢電話:15274871677(楊老師),18229508482(黃老師);招生咨詢QQ群:863081005。
三、2024年招生情況回顧
資環學院2024年研究生招生專業包括生物學、生态學、資源與環境和生物技術與工程,學科教學(生物)2024年未開始招生。202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考生進入複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參見研究生院網站(https://yjsc.jsu.edu.cn/info/1269/6653.htm)。2025年的具體要求以當年的通知為準。
資環學院202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情況回顧

四、77779193永利碩士研究生獎助政策
77779193永利碩士研究生相關獎助标準大緻如下:
1、國家獎學金
獎勵對象:學制年限内學習方式為全日制形式的碩士研究生。
獎勵标準:碩士研究生為每人20000元/年。
2、學業獎學金
獎勵對象:學制年限内學習方式為全日制形式的碩士研究生。
獎勵标準:一等獎學金8000元、二等獎學金5000元、三等獎學金3000元。
3、專項優秀獎學金
獎勵對象:學制年限内為學校發展、研究生服務、學術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績的學習
方式為全日制形式的碩士研究生。
獎勵标準:優秀學生幹部等以當年學校獎勵文件為準。
4、國家助學金
資助對象:無固定工資收入,學習方式為全日制形式的研究生。
資助标準:學制年限内,碩士研究生國家助學金發放标準為每人每年6000元。
5、研究生“三助一輔”助學金
學校面向研究生設立了助研、助教、助管和學生輔導員崗位,不同崗位依據工作量
和業績提供相應助學金。
注:獎助文件如有調整,以學校最終文件為準
五、研究生招生專業簡介
1、生物學
設有植物學、微生物學和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3個研究方向,學位點擁有湖南省“百人計劃”和“海外名師”計劃專家各1人、有省級以上人才工程人選8人、全國性學會專業委員會委員和理事等8人,擁有湖南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1個,省級以上科研平台6個。學位點堅持立足武陵山區豐富生物資源,開展保護利用的基礎研究,成果豐碩。近年來,主持和參與國家基礎工作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一系列重要課題,先後發現新分類單元28個,出版專著6部,獲省級科技獎勵5項,尤其在植物、微生物等生物分類研究領域具有一定區域優勢,确定了本學科在武陵山區的生物學領域的學術高地地位。
2、生态學
設有植物生态學、動物生态學、修複生态學和生态資源利用與可持續發展4個研究方向。生态學科創建1982年,2004年和2011年分獲二級和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是“服務國家特殊需求生态扶貧博士人才培養項目”支撐學科、國家民委和湖南省重點學科,擁有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個,省級創新團隊3個,國家/省級人才計劃14人次。近年來,學位點主持國家級科研項目61項,獲省自然科學獎7項。學位點聚焦生物多樣性保育、受損生态系統修複與生态資源可持續利用等科學問題,在特有/狹域和優勢動/植物類群系統演化與生态适應、尾礦廢棄地的鄉土植物生物修複、特色生态資源等的理論與技術研發中形成了鮮明的區域特色。
3、資源與環境
學位點立足服務生态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發展等戰略需求,開展生态保護與修複、污染防控機制和區域可持續發展等研究。本學位點具有環境科學與工程、生态學、生物學等實現交叉融合的特色,建有力量雄厚的校内外導師隊伍,其中,博士和高級以上職稱比率超過75%,建有生态環境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湖南省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廣州資源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個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實踐基地,開展環境生物技術、生态環境修複、生态資源利用等産學研合作研究,在水土污染生物修複與生物監測研究、區域生态資源開發領域獨具研究特色。
4、生物技術與工程
本專業擁有力量雄厚的校内外導師隊伍,博士和高級以上職稱比率超過85%,建有上海辰山植物園、湖南聖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湖南湘源美東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個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實踐基地,開展植物生物工程、微生物發酵工程、酶工程應用及分子診斷等技術領域,開展優良品種選育、天然産物活性成分提取、生物發酵産品開發和疾病診斷等研究工作,在植物生物工程、植物活性成分提取、分子診斷等方面研究特色明顯。
5、生物學科教學
本專業拟在2025年首次招生,旨在培養掌握現代教育理論、具有較強教育教學實踐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質中小學教師。學位點擁有多名全國優秀教師、正高級中學教師作為校外導師,擁有湘西州、湖南省生物名師工作室支持人才培養。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學生物教育教學與研究。突出武陵山區民族生活案例進教材進教學内容、助推區域内中學生物教育創新發展的特色。着力培養掌握現代教育理論和方法,具有良好的知識結構和紮實的專業基礎,了解生物教育學科前沿和發展趨勢,具有較強的教育實踐能力,能勝任并創造性地開展中學生物教育教學工作的中學生物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