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日期:

杜仲近自然種群葉表型多樣性以及非生物影響因素研究

發布時間:2024年06月06日     作者:      點擊量:[]


    杜仲是杜仲科杜仲屬的唯一植物,也是中國特有的珍稀瀕危二類保護植物,其葉富含環烯醚萜類、酚酸類及黃酮類等多種有效成分,具有抗疲勞、抗氧化、抗衰老、降血壓、調節免疫、抗炎等藥理作用。研究杜仲葉表型多樣性及非生物因素對其變異的影響,為我國杜仲種質創新和資源保護,馴化栽培和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提供科學理論依據。研究成果以Leaf phenotypic variation and its response to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natural populations of Eucommia ulmoides”為題發表在植物學重要期刊BMC Plant Biology。該論文通訊作者為田春蓮教授,第一作者為我院生态學專業碩士研究生龔慧敏。

    該研究以13個近自然種群杜仲的葉為實驗材料,探究了其11個葉形态性狀與17種有效成分含量的多樣性及變異來源,并分析了非生物因素對葉形态性狀和有效成分變異的影響。結果表明:杜仲葉形态變異豐富,變異主要來源于種群内;不同種群間有效成分含量差異顯著;土壤因子主要影響葉色性狀,地理因子主要影響葉大小性狀變異,氣象因子主要影響葉有效成分的積累。這些結果表明,杜仲葉表型多樣性受環境作用明顯,結果可為其葉資源綜合利用、栽培種植提供參考。

    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32160388)和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創新項目(CX20231082)資助。


1 杜仲采樣位置圖

2 影響葉片大小性狀重要環境因子的方差分解圖

3 影響葉有效成分含量重要環境因子的方差分解圖

 

上一條:有機磷殺蟲劑毒死蜱對炎黃星齒蛉膽堿能基因表達的影響 下一條:中國湘西臘爾山地區苗族社區庭院植物的當地知識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