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養目标
為黨培養教育好團員青年一代,引導當代大學生樹立永遠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定信念,是黨賦予高校共青團的光榮使命,也是高校共青團組織最重要、最基本和首要的政治任務。學生骨幹經過組織的精心培養,在理論,社會實踐等各個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實施“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對于鞏固和擴大黨執政的青年群衆基礎,對于培養和造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對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曆史意義。
二、培養對象
我院“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的重點培養對象是有政治抱負,熱愛祖國,堅持馬克思主義、品學兼優的學生。主要包括各級學生幹部、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理論學習骨幹以及在學術科技、文化體育等方面成績突出的優秀學生。培訓對象要擁有崇高理想、強烈社會責任感與志願服務精神,在學業、科研或社會工作中表現優秀。
三、實施原則
1、堅持重點與一般相結合。突出抓好品學兼優的校、院各級各類學生幹部、理論學習骨幹及在學術科技、文化體育等方面成績突出的優秀學生等重點群體,将大一到大三的青馬學員分為初級班、中級班和高級班進行“分級培養,分層負責”。促進他們中的優秀分子成長為青年馬克思主義者,為廣大青年學生樹立榜樣、确定導向,進而輻射帶動其他學生。
2、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發揮高校思想育人、實踐育人、創新育人、文化育人的優勢,通過理論輔導和研讨、科技創新、社會實踐、文化藝術、課題研究等活動,學習和掌握黨的理論創新成果,了解國情,認識社會,幫助大學生骨幹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堅定理想信念。
3、堅持階段培訓與長期培養相結合。既要針對各類學生骨幹的不同特點進行階段性培訓,又要堅持貫穿始終,從選拔、培養、使用、推薦等環節對他們進行長期培養,突出學生骨幹培養的持續性,充分調動各類學生組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加強自我教育。
4、堅持教育引導與滿足需求相結合。要堅持把引導學生骨幹“永遠跟黨走、争做新一代”作為首要任務,既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教育學生骨幹,又要深入了解當代大學生的需求,根據學生骨幹的成長需要,有針對性地開展紮實有效的培養教育工作。
四、培訓内容
1、理論學習。每年組織青馬學員進行不少于一周的集中理論學習。邀請專家學者、黨政官員等為學生講授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舉辦形勢報告會,分析社會熱點問題,提高大學生骨幹的理論素養和辨析能力。
2、實踐鍛煉。每年組織青馬學員進行不少于兩周的基層實踐鍛煉。深入到農村、社區、企業等基層一線開展生産勞動、社會調查、民宿體驗、參觀考察等活動,增加大學生骨幹對國情和社會的了解,增進與人民群衆的感情,提高社會适應能力。
3、志願服務。組織青馬學員每人每年參加不少于100小時的志願服務。通過在校園内、城市社區、農村基層參加扶危濟困、支教支醫、文藝演出、政策宣傳等公益活動,增強大學生骨幹的社會責任感。
4、課題研究。要求每個青馬學員在培養期間,結合自己所學專業和個人興趣,選擇一個人文社會科學類的課題,在導師的指導下開展研究,完成并提交一份研究報告,以提高研究分析問題的能力。
5、研讨交流。通過交流會等方式,組織青馬學員集中學習黨的曆史、中國革命史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研讨社會熱點問題,交流各自學術領域的前沿發展,打造一個青年知識分子之間交流溝通、共享信息、研究協作的平台。
五、工作要求
1、各班級團組織要對此次活動高度重視,積極配合校團委和學院團總支等有關部門,各司其職、協同配合,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狠抓落實,力求實效。制定相應的學習計劃,認真開展好每次學習活動,做好學習及成員出勤情況記錄,杜絕理論學習流于形式的現象。
3、及時總結,做好宣傳。各班級要充分利用各種宣傳陣地搞好宣傳工作,使“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在全班範圍内營造聲勢,産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及時總結“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在機構組建、活動開展、條件保障、表彰獎勵等方面經驗和做法,加強班級之間的工作交流。
3044永利集团
2016年10月